2004年11月29日,星期一(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八版:案卷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空头支票牵出骗子一串
本报记者 王志浩 徐晓 通讯员 陈生江

  2004年1月2日,宁波市镇海区公安分局经侦大队的报警电话骤然响起,某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丁某急匆匆地报案:3天前,两个自称是宁波市南方金属密封材料公司的人利用转账支票骗去该公司价值近17万元的钢材30多吨。
  南方公司早在几年前就被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其法定代表人董某曾因贪污而被判过刑。经丁某辨认,董某就是两人之一。
  董某早几年因负债外逃,不过,他的电话一直还在使用。民警在他电话清单的几百个号码中,发现了一个可疑号码,这个号码在案发前与董某联系频繁。经查,这是一个叫林某的人借用他人手机而拨打的。
  根据线索反映,这批被骗的钢材曾出现在林某的住处,尔后出现在台州路桥,林某那时也正好出现在路桥。自知骗不了警方的林某不得不承认参与作案,并交代了作案情况。同时,在案发现场与董某在一起的王某的身份也得到了确认。与此同时,董某的话单中另一个通话频繁的号码也引起了警方的注意,但是该号码使用者的身份一直没有得到确认。
  再次提审林某后,一个叫“周峰”的人浮出了水面,林某交代,此人也是同案犯,但只知他叫“周峰”,其他情况就一概不知了。
  其他探组的民警提供了一条信息:2001年的一起电脑诈骗案中有一名叫纪峰的案犯在逃,其体貌特征与“周峰”极其相似。当晚,民警们在纪某的住处守侯,次日中午12时左右,纪峰终于出现,而这个纪峰正是警方要找的“周峰”!
    7月26日,已被列为逃犯的董某被上海警方擒获。经审讯,董某交代了整个作案过程,并交代了王某在奉化的住址,但当警方实施抓捕时,王某因同伙纷纷落网,已经出逃。
  然而,本性难移的王某在躲避了几个月后,重操旧业,涉嫌参与另一起经济案件。11月7日,王某落网。至此,利用空头转账支票分别在宁波多地作案多起、骗得价值几十万元产品的团伙宣告覆灭。